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

超越生死禍福的安慰

 超越生死禍福的安慰    蔡秉錡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 上帝是允許我們經歷傷痛的,雖然有時我們無法知道為什麼,也無法看清苦難的原因或目的,但我們相信上帝的安排,知道上帝不誤事,知道我們仍活在祂的心意中。這需要的是對上帝有正確的認識,也需要有那份信心與堅持,使自己在懷疑的當中仍然站立得住。因此,「對神的知識」與「對神的信心」之間從來不分家,「沒有知識的信心」會成為迷信;而「沒有信心的知識」,即便對上帝有足夠正確的認識,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「信」作為美德,來把持自己,因此容易懷疑、容易動搖。 

在拉撒路的故事當中,馬大對耶穌說:「主啊,你若早在這裡,我兄弟必不死。」(11:21)馬大對於耶穌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,但她不確定耶穌是否願意做些甚麼,因此馬大忍不住又加上一句話:「就是現在,我也知道,你無論向上帝求甚麼,上帝也必賜給你。」(11:22)我們發現,馬大的這句話,隱藏了一個願望:「耶穌,雖然一切都來不及了,但我知道祢可以,是否做些甚麼來改變現況好嗎?」面對死亡,我們有時真不知道該如何向神祈求。這裡表現出人性相當真實的一面,在「神」與「死亡」面前,我們在其中顯得渺小。不過耶穌似乎是在鼓勵馬大多說一點,祂對馬大說:「你兄弟必然復活。」(11:23)這句話其實相當的有正面的意義,但謹慎的馬大卻不敢太快的就正面解讀耶穌這句話,畢竟死亡的事實是何等的真切。 

馬大小心翼翼的確認:「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,他必復活。」(11:24)有時候面對聽起來像是好消息的論述,我們反而會難以置信,因為害怕期待落空,「我們找到特效藥了」、「恭喜妳終於懷上孩子了」、「癌細胞已經全部消滅了」、「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回來了」,聽到這些好消息,或許第一時間我們還會楞楞的問:「你說的是真的嗎?」所以說,在死亡面前,馬大的膽怯懦弱、小信多疑,其實是情有可原的。馬大的意思是:「耶穌,這是你的意思嗎?你說的復活應該不是現在吧?應該是在說遙遠的未來吧?」耶穌也真是熬煉人心,祂沒有正面回應馬大的話,因為祂更看重的是馬大對祂的信心,所以耶穌回答她: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;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。你信這話嗎?」(11:25)耶穌沒有回答拉撒路會在何時復活,耶穌卻把重點放在更重要的議題:「我是生命的源頭,你相信這一點嗎?」
 

不管拉撒路會在何時復活,基督都是生命的主,不管耶穌對我們生命的帶領如何。面對死亡,都是因為倚靠這位生命的主,而有超越生死禍福的安慰

註:本文受https://www.lhm.org/預苦期靈修手冊啟發

2024年2月17日 星期六

Memento Mori(勿忘終有一死)

 Memento Mori(勿忘終有一死)    蔡秉錡

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;照樣,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。(哥林多前書15:22)

 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現在雖然還在農曆過年的期間,但如果依照教會年曆,現在已經進入了「預苦期」的階段,這個節期是在復活節的前40天預備心,開始規律的紀念主耶穌在十字架的受苦,格外思想自身的罪孽與主耶穌的受難。透過這樣的「思想預備」,我們得以更深刻的體會到救恩的真切與寶貴。當初因為亞當夏娃的墮落,世人因此都犯了罪,硬生生的與生命的源頭隔絕了。「死亡」原本是不自然的,然而就因著罪,這成了眾人的結局。正如有些西洋的藝術品,不管是雕塑或是畫作,會在十字架的底下畫上骷髏的標誌,我們千萬不要覺得稀奇,因為那是過去的基督徒相當典型的靈命操練方式,也就是「默想死亡」。

 當亞當夏娃伸手摘下禁果的那一瞬間,伊甸園成為了髑髏地,原本賞心悅目的分別善惡樹,也成為了可怕的刑具十字架。「墮落」是我們無力挽回的光景,「死亡」成為我們必然經歷的事實,而終將面對的「審判」,也成為了我們難以負荷的沉重壓力。但伊甸園的上帝就已經預知了這一切,救贖的應許發出,就在始祖犯罪的那一刻,祂已經為在亞當裡死了的我們預備了基督的救恩。祂定意讓祂的獨生愛子捨命,掛在那木頭上,滿足了神的義並彰顯了神的愛。祂決心以無罪的獨生子拯救祂犯罪的孩子們,巧妙的透過「死亡」來埋葬「死亡」。於是在基督裡的我們,都有了復活的指望。

 然而,我們卻常常忘記「在基督裡」的重要性,如同健忘的牲畜,竟忘了在槽中供應我們每日需要的,是我們的創造主與拯救主,竟忘記只有祂的應許與拯救是我們唯一的立足之地。因此我們轉離目光,敬拜其他的偶像,我們追求名利、追求地位、追求知識、追求享樂、追求勝利、追求滿足私慾、緊握一切在手中的東西,彷彿我們永遠不會死。我們如同待宰的羔羊,在愚昧中一意孤行的奔向死亡,彷彿我們有錦囊妙計可以躲避最終的審判。如果我們知道死亡的苦軛會將一切的籌碼都歸零該有多好?如果我們知道悔改歸主才蒙真福該有多好?因此我們要「紀念死亡」,要察覺死亡的腳步聲,「無知的人哪,今夜必要你的靈魂;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?」(12:20) 

Memento Mori當知道我們終有一死!當知道我們正奔向死亡!當操練靈魂,以至於得以儆醒面對死亡!紀念死亡的人反而終將得著永恆的生命!因為女人的後裔腳跟雖為古蛇所傷,祂卻已傷牠要害、傷其頭部(3:15),這是上帝對我們的第一個應許。

 註:本文受https://www.lhm.org/預苦期靈修手冊啟發

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

禱告的「終局」

 禱告的「終局」    蔡秉錡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
在舊約聖經中,我們稱呼那個紀載了150篇「詩人的禱告」的經卷為「詩篇」,這其實是依循了在主前100-200年「七十士譯本」的傳統。然而在猶太人的傳統中,詩篇被更早期的猶太人稱為「讚美」。這個稱呼讓我們感到迷惘,因為這150篇詩其實並沒有都是讚美詩;反之,真正可以稱為「讚美詩」的詩篇僅僅占了相當的少數,因為詩篇大部分是由一群受欺壓、遭苦難、在痛苦與缺乏當中呻吟的詩人所寫成。既然太多篇詩的主旨,與頌讚神完全無關,那這卷書怎麼配被稱為「讚美」呢?
 但或許,「詩篇」這卷書被稱為「讚美」,表達了很深刻對禱告的正確理解:「不管我們禱告的起點為何,只要我們持續的禱告下去,最後都會迸發出對上帝的讚美。」換句話說,詩篇內藏許多線索,設法要告訴它的讀者:「只要禱告下去,就會開始讚美上帝」的精神。詩篇共有五個部分,第一部分是詩篇第1-41篇;第二部分是第42-72篇;第三部分是第73-89篇;第四部份是第90-106篇;而第五部分是107-150篇。這五個部分的結尾之處,都是在讚美神(41:13, 72:19, 89:52; 106:48, 150:6)。此外,詩篇的145篇是希伯來文「字母詩」,每句的開頭,是從希伯來文的第一個到最後一個字母,而146-150篇則是不斷的反覆「哈利路亞」的主題,可見詩篇整體是以「頌讚神」作為最後的「結語」。這讓我們做這樣的結論:「詩篇的作者相當刻意的,要讓禱告的結束以對耶和華的頌讚作結」。換句話說,不管禱告的目的是甚麼,我們都必須知道,所有的禱告都有一個最基本的「目的」與「終局」,那就是「將頌讚與榮耀歸給神」。即便我們禱告的開始是悲傷、是憤怒、是不解、是懷疑、是絕望,當我們開口開始向上帝禱告時,我們已經啟動了一個「對未來的展望」,並且知道,基於對上帝美好應許的信賴、基於這個我們目前還沒看到的終局,我們最終要向上帝發出讚美。 
換句話說,禱告本身是一個「肯定終末、指向終末」的行動,禱告者清楚的表明他知道歷史的終局在神的手裡、他知道終末不會脫離神的計畫,所以他可以在把所有的禱詞抒發完畢之後,以一顆滿足而信靠的心、以對神的頌讚,作為他禱告的結束。不管我們向著神的禱告最終會如何的被實現,但末後神的應許最終必然圓滿的實現。未來不是一張等候我們填寫的白紙,卻是迎向神早已應許的美好光明。因此在詩篇的最末了,詩人安放了一連串的「哈利路亞大合唱」(詩篇146-150),要以頌讚回應這真實的美善終局。 
著名的舊約學者蔡爾茲(Brevard S. Childs, 1923-2007)因此這麼說:「詩篇的終末論,就是頌讚神」。即便一開始以眼淚與愁苦向神開口,禱告的終局是頌讚歡呼。
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

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

禱告的韻律

 禱告的韻律    蔡秉錡

 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創世紀告訴我們,原本這個世界是「空虛渾沌」的,換句話說,這個世界原本沒有「秩序」,此時,上帝開始說話…… 

我們千萬不要錯過上帝在創造世界時所說的話,因為這些話語好像詩一樣有其規律:「第一天,要有」、「於是,就有了」、「神看是好的」、「這是第一天」……每天都維持這樣的規律,上帝說話充滿了律動,這些律動就是秩序,這個世界因被賦予秩序而轉動。人無法理解失序的事,因為人就是在秩序當中受造,因此,苦難、邪惡這種混亂而失序的光景,對人而言是難以完全理解的。我們活在充滿規律的世界,也就因此對於韻律特別有感覺。一句話如果說得有節奏、有規律、有押韻,就格外琅琅上口,甚至迅速的就能領會,因為這句話語觸動心底的深處,促使我們反覆思想。 

禱告既然是我們對上帝說的話,那必然也有韻律。因此,如要讓禱告有韻律,我們必須先做點心理預備:首先,我們要放慢我們禱告的速度,慢慢的把每句話都說得確實,每句話都由心發出,倘若可行,甚至要在每個句子之間,安放一點靜默的時間,讓這樣的步調成為一種向上帝說話的節奏。不是機關槍似的把自己的心願甩在上帝的臉上、也不是安全感不夠的用大音量來喚起大人注意,而是慢慢的、穩定的、在恰當的時刻停頓的,說出自己的禱詞(或是用詩篇向神禱告也很好)。禱告就像是潮汐,潮起à靜默à潮落à靜默,周而復始的,讓心進入韻律當中,回到神創造的秩序中,讓韻律感帶動禱告。 

我們喜歡把一天的第一個禱告安排在早晨剛醒來,事實上這並不符合希伯來人的文化。希伯來人認為一天的開始是黃昏,先是上帝在夜晚、在我們睡著時工作,才有我們在白天時,接續祂的工作而繼續的推動上帝的計畫與藍圖。這個順序是重要的,晚禱是我們一天的開始,我們把白天的挫折感、白天的慌亂、白天在墮落世界中所經歷的失序與罪惡,都在禱告當中交託給上帝,然後我們安然入睡。上帝聽了我們的禱告之後,祂要在晚上動工,回應我們的禱告。就在失去知覺的睡眠中,世界脫離了我們差勁的掌控,而在上帝的恢復中重新歸正。當然,在深夜中,重新歸正的還有熟睡的我們,我們被上帝修補,重新賦能;過了一宿,天亮了,我們打開眼睛,才發現在睡眠中,上帝早已推動這個世界的運轉好一會了,於是我們晨禱。晨禱不是要從上帝手中交接或奪回主導權,而是求上帝讓我們知道怎麼接續祂的工作,因此乃是求儆醒分辨的能力,走在上帝的心意中。然後我們開始白天的生活。禱告的韻律,是以信靠上帝創始、以信靠上帝成終。
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