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

都是虛空!都是捕風!

 都是虛空!都是捕風!    蔡秉錡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
 詩人赫伯特(George Herbert)在他的詩作《絞車》(The Pulley)中想像了一個故事情節:上帝在創造世人的時候「手裡拿著滿滿的一杯祝福」。祂要把所有的美善都傾倒給祂所創造的人類,因此,所有的寶藏都依序出列,力量、美麗、才智、名譽、享樂……,當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已經傾注殆盡,上帝突然停手,因為祂發現僅剩「安息」還沒有賞賜給人類。接下來上帝說話了:「如果我連安息都給了人類,如果我讓他們在紅塵俗世之中,在我所有賞賜給人類的禮物中得到安息,那他們就只會敬拜我所給的禮物了!」上帝知道如果這件事情發生,那上帝自己跟人類都會變成輸家。因此上帝宣告:「且讓世人留住所有一切的美善,卻由得他們得不到安息,因為世人當受美善引導,使他們投入我的懷抱。」 

傳道書當中扮演獨白者的這個智慧的所羅門,不斷的感嘆:「虛空的虛空!我見日光下所作的一切事,都是虛空,都是捕風。」他發現這個世界充滿著讓人厭煩的「無意義」,追求滿足的人會發現,當獲得想要的東西那一刻,滿足感就消失了;追求公理正義的人會發現,這個世界根本充滿著各種難以理解的不公平;追求智慧的人終其一生的尋求也會發現,「死亡」根本就可以把所有意義都帶走。最後傳道者唯一可以找到的,是他發現:生命只有「最低標準」的意義感!我們只需要認真工作,然後好好在工作的成果當中滿足、在工作的成果當中享樂就好了。所有一切過多的追尋,都只是帶來無止盡的厭煩與痛苦,都只是證明日光之下的受造世界是「歹戲拖棚」的八點檔鄉土劇。 

如果我們讀傳道書得到絕望感,我們必須要知道,這就是傳道書的目的之一,這本書要求我們冷靜的解構所有我們認為「值得」的事,直到這些我們原本珍惜的事物顯得一無可取之後,我們才能真的不再以「得著」為我們生命的基調。就如同詩人赫伯特大聲疾呼的:沒有任何的「得著」能夠讓我們安息的,因為「安息」這份禮物唯獨在上帝那裏。那我們不就絕望至死了嗎?還是我們就如傳道者所建議的低標,「滿足於在所擁有中享樂」,即可呢? 

事實上這或許就是傳道書的作者要求讀者會意之處,會不會我們生命的目標,就像是主耶穌所做的示範,重點不在「得著」,而在「給予」呢?當我們從「追捕虛空的風」轉換成「追求主耶穌」,效法祂的捨己、效法祂愛的擺上。生命的「滿足感」、「意義感」,全然的「安息」,會不會反而都走向我們了呢?我們想到「十字架上的捨己」、想到「為主燃燒一生」就覺得苦得不得了,殊不知這才是真實能叫我們心滿意足的追求。

註:本文受《在生命境況中尋見上帝》一書所啟發

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

尼希米的城牆

 尼希米的城牆   蔡秉錡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
 尼希米記講述尼希米為耶路撒冷城重新修築城牆的故事,這實在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真實事件。城牆帶來保護、城牆帶來內外之間的分別、城牆也彷彿是一個象徵的意義,催促著以色列民要保有自己的身分認同。 

在那個猶太人亡國被擄的時代,尼希米顯然是在一個猶太人民族意識低迷的狀態下生活,雖然索羅巴伯跟撒拉鐵,在將近一百年前帶領第一批被擄歸回的人回到了耶路撒冷,但似乎沒有開啟一個光明的起點。耶路撒冷跟書珊城之間的聯繫是恢復了,猶太人的確可以合法的回到耶路撒冷去定居、去朝聖,但一切都不太像是以色列民族的高峰。聖殿已經是在不順遂、諸多攔阻、多年停工的狀態下勉強建成的。而在百年後的尼希米,這些曾經出現的盼望火光更是再次遙遠而模糊。來自他弟兄哈拿尼的回報說:「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,受凌辱;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,城門被火焚燒」(1:3)。這想必是一個非常大的悲哀,因為尼希米聽到之後就坐下、悲哀哭泣、禁食祈禱。 

但是既然早在一百年前,上帝對「以色列會重新與祂復合」的應許已經啟動,那關於這個應許的其他應許也必然會一一的成就。尼希米在禱告之後承擔起自己的責任,並在那個士氣低迷的年代回到了耶路撒冷。他所做的,或許在硬體上是建立耶路撒冷的城牆;但是在心靈層面,他心中所想要建立的保障,卻是以色列的身分認同。以色列人不能失去他們的根源,他代表的是以色列民族當中最頑固的保守派立場,堅持要在民族認同中重新確立亞伯拉罕子孫的身分。所以他拒絕與撒瑪利亞人參巴拉結盟,即便參巴拉是撒瑪利亞人,在血緣上已經是近親,而撒瑪利亞人也敬拜耶和華。但對尼希米而言,參巴拉代表的是參雜的、混合了異教元素的耶和華敬拜,這是不可被接受的。所以尼希米嚴格禁止異族聯姻,甚至不惜要求同胞離絕他們的外邦配偶,他要重新修築的不只是耶路撒冷的城牆,更是民族界線,以免以色列人的下一代丟失了自己的文化,因而喪失了亞伯拉罕之約的祝福。 

在這個重視多元、民主、自由、平等的時代氛圍中,尼希米的訴求已經不被時代所青睞,我們更欣賞保羅的態度:「倘或有不信的配偶情願同住,就不要離棄他()。」但我們要知道,保羅與尼希米遇到的處境是不同的,尼希米所面對的危機是身分意識的喪失,而保羅卻強調基督徒精神在外邦人中的感召力。因此尼希米與保羅都會認同:身為神的子民,就必須要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,展現神國子民的生命樣式,做出分別來。這當然也符合耶穌的教導,祂要我們如光照在黑暗中、如鹽影響這個世界。

註:本文受《在生命境況中尋見上帝》一書所啟發

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

在被罪挾制時遇見神

 在被罪挾制時遇見神    蔡秉錡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
聖經當中被翻成「慈愛」這個字,在希伯來文原文的意思是指「堅定不移的愛」。單就字面意思就可以發現,這樣的愛更多表達的是「意志的決定」,而非「情感的衝動」。在大衛的一生當中,他不斷的受到上帝用這樣的慈愛來待他,但或許較少注意到的是,他也效法上帝,用這樣的愛來待人。在撒母耳記下9:1,他問人說:「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?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」。但由於「約拿單」的意思是「耶和華賞賜」,因此這裡的表達其實相當豐富:「我要因耶和華賞賜的緣故向他施慈愛」。大衛是個合神心意的王,他受到耶和華神的揀選,立為猶太人的王,神將祂的子民交在大衛的手裡,並且不斷的引導他生命的歷程,直到他多年後終於成為了君王。在生命的每個歷程,他都領受了上帝的慈愛,因此他相當清楚,他要以神對待他的方式來對待神所交給他的人。

然而短短兩章之後,在撒母耳記下11章,一切就都不一樣了,這位「以慈愛待人」的大衛王,做了一件完全讓罪掌權的事。本章全章我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著大衛犯罪的過程,但我們實在是十分的能夠感同身受,因為犯罪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經驗,我們也都知道為了要掩蓋犯罪的爛攤子,我們會如何的用更多的罪行來試圖隱瞞。整個11章全章,我們看到大衛左支右絀,他不斷的用神給他君王的權柄,用後來的罪行來掩蓋原先的罪行。雖然罪就如同漣漪一般地蔓延開來,但可能在他自己的眼中,他隱藏的還不錯。不過一群人都被大衛的罪所影響,拔示巴、烏利亞、約押、腹中的嬰孩。

如果我們看得夠仔細,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因大衛的罪起舞的人,聖經都沒有描述他們的心理狀態,這些人不過是大衛的棋子,大衛已經不再是合神心意的王。大衛需要滿足一時的情慾,那就由拔示巴來滿足他;大衛需要圓謊,那烏利亞就被調來調去;大衛要借刀殺人,那約押就來配合。這些人是受害者,沒有從大衛的領導中經歷神「堅定不移的愛」,他們在大衛的盤算中,只是他詭詐計畫的一環。但有一個在全章都沒有出現的角色,其實都在默默看著這一切,並且在最後一節做出了判語:「大衛所行的這事,耶和華甚不喜悅」。

於是先知拿單在第12章出現,他代表上帝的審判,但他的出現也是恩典。此時,「堅定不移的愛」是以審判的形式臨到大衛,拿單說了一個故事。就如同我們看第11章一樣,大衛先以旁觀者的角度聽著這個故事,但突然之間,身為神的代表,拿單指出大衛是當事人。大衛因此有責任做出選擇:認罪;然後才能讓神堅定不移的愛繼續得著他。

我們仍耽溺在某種錯誤的自我認知的罪中嗎?我們仍在自我欺騙與自以為義的枷鎖中嗎?請記得沉痛的悔改乃是生命轉化的起點。

註:本文受《在生命境況中尋見上帝》一書所啟發

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

以馬忤斯的旅程

 以馬忤斯的旅程    蔡秉錡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
路加福音有一個特點,那就是早在9:51開始,耶穌就定意走向耶路撒冷去,整個路加福音幾乎一半的篇幅,都用來描述耶穌「在路上」的歷程。所以這條由變相山前往耶路撒冷的漫長旅程,是路加最花篇幅雕琢的一個大段落,甚至可以說是路加福音的主軸之一。這一路上,耶穌說著一個又一個與「作門徒」、「神的國」有關的教導與比喻。這似乎帶來了一點恍惚感,讓我們分不清楚,這是一個實際的旅程,還是一個象徵,象徵跟隨者逐漸認識門徒的意義、逐漸認同神國的價值觀、逐漸明白耶穌的身分與使命,並且開始決意要跟隨耶穌的過程。這是真實的旅程,或是在比擬門徒建造的過程?或許兩者都是吧。 

當然,這條路也充滿著對耶穌的誤解,不只是文士與法利賽人誤解耶穌,就連耶穌的好朋友,耶穌的門徒與跟隨者們,也不斷的誤解,或是不明白耶穌的言行舉止。誤解、不明白、遲鈍,似乎是這個旅途上跟隨者的寫照,這也是這場旅途之所以重要的地方。雖然跟隨者們需要耶穌的提點、耶穌的責備、甚至是耶穌說的話應驗之後,才能逐漸的明白耶穌所說的門徒、神國,究竟是甚麼意思,但或許這就更應驗了這是一場「信心之旅」。 

在耶穌進入了耶路撒冷城,並且轟轟烈烈地完成了救恩之後,或許這條旅程就該結束了,因為故事似乎說完了。但我們要知道,路加福音跟使徒行傳是一套書,兩者是上下集,分別交代了「福音成就的故事」與「福音傳遞的故事」。上集的主角是聖子、下集的主角是聖靈。因此,在路加福音的最後一章的以馬忤斯之路,其實是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,這兩個背對耶路撒冷,來到以馬忤斯的門徒,卻因為耶穌的顯現而折返,回到耶路撒冷去。這兩個不出名的門徒,在沿途上對於耶路撒冷城所發生的事情感到困惑不解,而復活的耶穌再次發揮「在路上」的本領,本著福音講解聖經,使兩個門徒明白耶穌所成就的事,甚至心裡覺得火熱,以至於願意回到耶路撒冷城。 

為什麼要回到耶路撒冷城?因為從耶路撒冷是一個新的起點,聖靈要從此展開一個新的「在路上」的故事!隨著聖靈的工作,福音從使徒行傳第一章的耶路撒冷城起始,會逐漸的傳遞,直到使徒保羅成為階下囚,使得福音被帶到羅馬城為止。使徒行傳跟路加福音的結尾都沒有停頓的感覺,因為對路加來說,跟隨耶穌的人是一群永遠以信靠的心點燃「腳前的燈」、「路上的光」,以至於走在「福音之路」上的人。

註:本文受https://traditional-odb.org/windows-on-easter-2/article-3/啟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