禱告的脈絡 蔡秉錡
詩篇共有150篇,只有34篇沒有詩題,換句話說,有116篇詩,是可以安插進一個歷史脈絡當中,背後是與一個故事相關聯的。不論那個故事的內容是「大衛躲避押沙龍」、「大衛與拔示巴同房,先知拿單來見他之後」或是「可拉後裔的愛慕歌」,詩篇作者似乎相當執著於,把每篇詩的內容與「某段典故、某段故事」串接在一起。為什麼要這麼做呢?因為詩篇的編者是個「靈修大師」,他非常知道,如果要教導人禱告,必須要讓這個禱告與生活連結,讓這首詩被賦予背景與脈絡。
人不應該在真空的狀態禱告,因為原則上禱告是要與生命發生連結的。雖然失去脈絡的詩篇還是可以讀:我們可以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,是基於甚麼理由寫下這首詩,但我們仍然會被詩裡面的意境跟神學所感動。但詩篇的作者不要我們這樣讀一篇詩,他要讓我們知道詩篇並不抽離,詩篇深深地扎根在日常生活中。就在大衛戰爭、吃飯、睡覺、犯罪、得勝、失敗、疲乏、感恩的時刻,他禱告,還留下不少詩作,可見禱告是「用出來」的。我們透過詩篇頌讚神、埋怨神、跟神禱告與互動,就如同大衛一樣,因此詩篇要有背景故事。詩篇不鼓勵人從生活中抽身,反倒要在身陷生命的苦楚逼迫時,邀人透過詩篇,更深的體會生命苦難的時刻。透過詩篇,我們在各種複雜的情緒感受中努力反芻,以至於成為真摯深刻的禱告,藉掙扎出來的禱詞,我們與神「摔跤」、與神對話。
所以詩題提供了外在的背景;詩篇的內容則提供了內在的禱告詞。就如同人有身體與靈魂一般,詩題如同身體,而詩篇的內容如同靈魂。有了詩題所提供的處境,詩篇深刻的鑽進這個處境中,誘發讀者傾盡身體的力量去吶喊,去懇求上帝的回應,這成為了最切身的禱告。這讓禱告成為了一種「回應」,上帝給你處境、給你脈絡、給你框架,這是祂對你所說的「話」,就如同「要有光」、「你做的是甚麼」、「你在哪裡」、「你兄弟在哪裡」,聽到這些呼喚的人,都得要回應他們的主。因此上帝給你的處境、上帝給你的生活、每個詩題上的情境,就是你被祂呼召的「當下」。祂要求回應,所以你要回應祂、向祂禱告,用詩篇的內容,向祂回應。
因此上帝透過你的生命向你呼召:「落榜了」、「摔斷腿了」、「犯錯了」、「痊癒了」、「他離世了」、「快給我簽字」、「手術成功了」……,這些脈絡成為了你禱告的詩題,這些處境構成祂對你的呼召,而你透過禱告來回應祂。除禱告之外,再也無法做其他的事,於是你闔起雙手,低頭閉眼,或許臉上滿了淚痕,從心底發聲說道:親愛的天父……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