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月27日 星期六

禱告的脈絡

 禱告的脈絡    蔡秉錡

 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詩篇共有150篇,只有34篇沒有詩題,換句話說,有116篇詩,是可以安插進一個歷史脈絡當中,背後是與一個故事相關聯的。不論那個故事的內容是「大衛躲避押沙龍」、「大衛與拔示巴同房,先知拿單來見他之後」或是「可拉後裔的愛慕歌」,詩篇作者似乎相當執著於,把每篇詩的內容與「某段典故、某段故事」串接在一起。為什麼要這麼做呢?因為詩篇的編者是個「靈修大師」,他非常知道,如果要教導人禱告,必須要讓這個禱告與生活連結,讓這首詩被賦予背景與脈絡。 

人不應該在真空的狀態禱告,因為原則上禱告是要與生命發生連結的。雖然失去脈絡的詩篇還是可以讀:我們可以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,是基於甚麼理由寫下這首詩,但我們仍然會被詩裡面的意境跟神學所感動。但詩篇的作者不要我們這樣讀一篇詩,他要讓我們知道詩篇並不抽離,詩篇深深地扎根在日常生活中。就在大衛戰爭、吃飯、睡覺、犯罪、得勝、失敗、疲乏、感恩的時刻,他禱告,還留下不少詩作,可見禱告是「用出來」的。我們透過詩篇頌讚神、埋怨神、跟神禱告與互動,就如同大衛一樣,因此詩篇要有背景故事。詩篇不鼓勵人從生活中抽身,反倒要在身陷生命的苦楚逼迫時,邀人透過詩篇,更深的體會生命苦難的時刻。透過詩篇,我們在各種複雜的情緒感受中努力反芻,以至於成為真摯深刻的禱告,藉掙扎出來的禱詞,我們與神「摔跤」、與神對話。 

所以詩題提供了外在的背景;詩篇的內容則提供了內在的禱告詞。就如同人有身體與靈魂一般,詩題如同身體,而詩篇的內容如同靈魂。有了詩題所提供的處境,詩篇深刻的鑽進這個處境中,誘發讀者傾盡身體的力量去吶喊,去懇求上帝的回應,這成為了最切身的禱告。這讓禱告成為了一種「回應」,上帝給你處境、給你脈絡、給你框架,這是祂對你所說的「話」,就如同「要有光」、「你做的是甚麼」、「你在哪裡」、「你兄弟在哪裡」,聽到這些呼喚的人,都得要回應他們的主。因此上帝給你的處境、上帝給你的生活、每個詩題上的情境,就是你被祂呼召的「當下」。祂要求回應,所以你要回應祂、向祂禱告,用詩篇的內容,向祂回應。 

因此上帝透過你的生命向你呼召:「落榜了」、「摔斷腿了」、「犯錯了」、「痊癒了」、「他離世了」、「快給我簽字」、「手術成功了」……,這些脈絡成為了你禱告的詩題,這些處境構成祂對你的呼召,而你透過禱告來回應祂。除禱告之外,再也無法做其他的事,於是你闔起雙手,低頭閉眼,或許臉上滿了淚痕,從心底發聲說道:親愛的天父……
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

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

禱告的語言

 禱告的語言    蔡秉錡

 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語言學把語言分成三類:第一語言、第二語言、第三語言。第一語言是表達關係的語言,這種語言是人學習語言第一個學到的語言,或許是爸爸逗弄小嬰孩所發出的彈唇聲,或許是孩子才剛學會走路,搖搖晃晃撲向媽媽所發出的興奮喊叫聲。這種聲音沒有甚麼複雜的文法,有時候甚至不是可以寫出來成為文字的,但第一語言卻是表達「親密感」所用的語言,這種語言是出於濃烈的親密感、深厚的關係而說出口的;第二語言是「描述性」的語言,這種語言提供資訊,譬如:「這是一張桌子」、「二加二等於四」,都屬於這種語言,這種語言說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要傳遞知識,描述情境;最後,第三語言是「推動性」的語言,這種語言常以「命令式」的型態表達出來,為的是要讓聽到的人受催促而行動,譬如說:「立正!」、「買吧!你值得最好的!」、「不可以去危險的地方!」 

我們需要認識所說出口的語言,所使用的禱詞,究竟是在表達親密(第一語言),描述狀況(第二語言),還是在要求神行動(第三語言),因為這也在塑造我們對神的認識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用第二及第三語言與人交談,但若沒有第一語言,我們不是把對方當成「純聽眾」、就是把對方當成是「行動者」。上帝可以聽我們傾訴,做我們最好的聽眾;祂也願意在我們陷入麻煩中,為我們展開行動,但我們必須要知道,祂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那份親密的連結。因此,在第二語言與第三語言的背後,我們更該聽到第一語言的背景音,禱告背後最關鍵的基礎是第一語言:神愛我們、與我們親密連結 

在此,詩篇是我們很好的禱告嚮導,詩人「頌讚」、詩人「稱謝」、詩人「抱怨」、詩人「渴慕」,詩人用他獨特的眼光、語言的恩賜,清楚的表達親密:「上帝我稱謝你」、「上帝我愛你」、「上帝你的美意本是如此」、「上帝我的仇敵好多喔」、「上帝我要向你申冤」。詩人「真誠」、「準確」、「不加修飾」的說出自己的禱詞,背後的邏輯是因為他是那個情人、那個孩子、那個摯友,因此他表達戀慕與孺慕之情。詩人對上帝的回應相當主觀且個人,並從中增進與天父的關係。即便在禱告不蒙應允時,他會失望、會哀哭,但他仍然用力的表達熱切的情感,並透過禱詞、透過第一語言,表達自己「皈依」上帝的深刻情懷。 

詩人無法允許自己只是「談論上帝」,他要「向上帝傾訴」因此學習禱告,正是在學習我們用在父母、用在情人、用在所關愛的人的說話技巧。在禱告中,我們強烈的表達自己屬神。禱告無法冷靜,就讓愛火焚燒我們所說的一字一句吧。
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

2024年1月13日 星期六

禱告的預備

 禱告的預備    蔡秉錡

 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《屬靈操練禮讚》一書的作者傅士德,在書中說過一句相當出名的話:「這個時代的禍因是淺薄」。雖然這是一本出版已經超過半世紀的書,然而這句話對於今天的世代還是起了振聾發聵之效。在一個「短影音當道」的今天,我們不自覺的被訓練,期待能在短時間之內,就使我們的需求得到快速、強烈的滿足。這樣的趨勢迫使我們不自覺的選擇更直接的「刺激反應模式」,而更難去欣賞在心靈沉澱後才能獲得的寧靜、雋永與身心的安頓。

因此在這樣的世代當中,我們更該強調一件會被忽略的事:禱告是要預備的。我們太習慣想到甚麼、起了一個念頭,就立刻的讓這樣的念頭成為禱告的動機,然而在禱告之前,我們似乎從沒有想過,我們的世界與「禱告的世界」距離有多遠。這使得禱告成為了許願池、成為了反映私慾的鏡子,成為了需求與供應的關係。然而禱告既然是我們屬靈操練的途徑,我們的禱告就若干程度的展現了我們的屬靈身量,也同時在模塑我們的靈命。所以我們需要一個「嚮導」,幫助我們「恰當的」進入到禱告世界。我並非暗示我們不可以「凡事帶到主恩座前求」,我也並非認定我們不該立刻的把我們生命的重大需求交託給主,但我的確認為,我們需要有一個好的「預設」,以至於我們在開口說出禱詞的第一個字之前,就已經在一個清楚的信念中,把自己交託給那位信實的造化之主。

首先,詩篇第一篇是我們很好的嚮導,這篇詩以「有福」作為開始,清楚的表達:有福的生命,不是在匆忙冷淡的現代社會當中尋找,而是該回到由上帝的話語所構築的世界觀當中。有福的人在此被形容為「樹」,專注而沉穩的棲身在上帝的話語中。他的「根」大口啜飲著神的律法,他舒展身體在寬闊的,由「義」構築的世界中,他生命力旺盛、多結果子、不含糊的表達善惡。這是詩篇的第一篇,是詩人禱告的基礎,也是詩人期待讀者對於禱告的態度:靜默的、心滿意足的浸泡在經文中。這個世界提供許多叫人分心的選擇,每一條「路」都宣稱帶來幸福,但躁動卻不如安靜在神的話語中,這是第一篇。

接下來的第二篇,呈現出充滿活力的氛圍,第一篇如果是「律法書」,第二篇就是「先知書」;第一篇以「有福」開始,第二篇則以「有福」結束。上帝嘲笑那些抵擋祂的世俗政權,質疑他們權柄的正當性,並警告這些跳樑小丑,將會受到他們所無法承擔的管教。這個世界用盡方法要威嚇我們,軟硬兼施的逼我們就範。他們用龐大的工作壓力、社群壓力、情緒操控的手段、粗暴的威脅、霸凌的口吻,荒唐的運用著自己的權柄。然而他們根本沒有實權,不過是在沙坑中扮家家酒的小屁孩。詩篇第二篇要求讀者畏懼那真正應該畏懼的,敬拜那真正掌權的王。面對那些恫嚇我們的威權,天上的上帝不禁笑出聲音來:「你們以為自己在對付誰?」禱告是嚴格的承認自己歸屬於神,因此禱告者該摘下自己身上所有的裝飾、地位與頭銜,決意不再事奉、屈服、運用世界霸凌與威嚇的方式,而是單單尊祂為王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

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

禱告的公眾性

 

禱告的公眾性    蔡秉錡

 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詩篇教導我們禱告,然而詩篇當中的禱告,有許多都是公開場合、在公眾群體當中的禱告,詩篇中的禱告提醒我們,禱告常常是「公眾的」。這帶給我們許多的反思,在這個鼓吹個人主義的世代,我們喜歡在內室當中禱告、我們喜歡在想禱告的時候再禱告、我們喜歡強調神是「我的」神,信仰是「我的」信仰。然而詩篇卻更樂意示範「在公開的場合、自然的敞開自己」的禱告,詩篇彷彿要告訴我們,公開而真摯的禱告是「真正合一群體」的見證。

所以我們需要儀式,幫助我們的群體不分裂成一數個小的「黨派」。公眾敬拜中,我們不應顯出自私,然而卻情願確保有個人禱告時的真摯。因此,在敬拜中的禮儀、程序,不應該只視為「美學」的議題,而更是一種「禮節」,甚至說是一種「神學」,關乎我們在神面前怎樣看待祂、看待一同敬拜的弟兄姊妹。是在此認知中,我們用詩篇來禱告:我們被安置於敬拜群體的處境中。

在此公共敬拜中,詩篇首先吸引我們目光的字眼,是「細拉」。直到目前為止,這個與詩篇內容無關的標註,到底是甚麼意思,並沒有共識。有人說是休止符,因此會眾在唱詩敬拜時,看到細拉,就要停下來,因為這是安靜思想的時刻;但另外有人卻有相反的建議,認為細拉是「一起大聲唱」,以此進入敬拜的高潮。但不論如何,細拉的運用代表公眾敬拜是有「程序」的。「程序」代表現在是在一個特定的場合,一個分別出來的時刻,代表我們必須要刻意的在此處共同完成一件事:敬拜上帝。因此我們要收攝自己在家裡沙發上賴著的態度,整理自己的情緒、自己的身段與姿勢,甚至要意識到身旁的弟兄姊妹,彼此不互相干擾,但卻是一起經歷上帝。

接下來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短句:「交與伶長」。敬拜、禱告竟然需要有人引導,而不是我們想要何時開聲就開聲,何時宣洩就宣洩,這對我們「自我中心」的態度是很恰當的調整。我們不能只在「想幹嘛就幹嘛」,我們乃是放下我們的自我,把敬拜的引導權,交給主領者負責,同時把自己的「感覺」拉下寶座,因為感覺雖是人很重要的機能,但卻不宜由它來操控我們對生命的選擇與決定。

最後我們一定也發現,詩篇當中有許多的音樂元素:「絲弦的樂器」、「調用第八」,詩篇引導我們進入共同的敬拜情緒。我或許正在喜樂的氛圍中,但敬拜要求唱哀歌時,透過音樂、透過旋律,我經驗到了悲傷。由音樂旋律、由上帝的話語、由詩人的禱告詞所共同營造出來的氛圍,代表的是在這場公眾敬拜中,這樣的情緒宣洩是需要的、是合法的。而所有人都跟需求者一起哭泣。個人的環境可能跟悲傷完全無關,但此時敬拜者當以上帝、以鄰舍為念。眾人因此在敬拜中共同宣告,「仰望神的榮耀」是敬拜者共同的使命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