禱告的語言 蔡秉錡
語言學把語言分成三類:第一語言、第二語言、第三語言。第一語言是表達關係的語言,這種語言是人學習語言第一個學到的語言,或許是爸爸逗弄小嬰孩所發出的彈唇聲,或許是孩子才剛學會走路,搖搖晃晃撲向媽媽所發出的興奮喊叫聲。這種聲音沒有甚麼複雜的文法,有時候甚至不是可以寫出來成為文字的,但第一語言卻是表達「親密感」所用的語言,這種語言是出於濃烈的親密感、深厚的關係而說出口的;第二語言是「描述性」的語言,這種語言提供資訊,譬如:「這是一張桌子」、「二加二等於四」,都屬於這種語言,這種語言說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要傳遞知識,描述情境;最後,第三語言是「推動性」的語言,這種語言常以「命令式」的型態表達出來,為的是要讓聽到的人受催促而行動,譬如說:「立正!」、「買吧!你值得最好的!」、「不可以去危險的地方!」
我們需要認識所說出口的語言,所使用的禱詞,究竟是在表達親密(第一語言),描述狀況(第二語言),還是在要求神行動(第三語言),因為這也在塑造我們對神的認識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用第二及第三語言與人交談,但若沒有第一語言,我們不是把對方當成「純聽眾」、就是把對方當成是「行動者」。上帝可以聽我們傾訴,做我們最好的聽眾;祂也願意在我們陷入麻煩中,為我們展開行動,但我們必須要知道,祂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那份親密的連結。因此,在第二語言與第三語言的背後,我們更該聽到第一語言的背景音,禱告背後最關鍵的基礎是第一語言:神愛我們、與我們親密連結。
在此,詩篇是我們很好的禱告嚮導,詩人「頌讚」、詩人「稱謝」、詩人「抱怨」、詩人「渴慕」,詩人用他獨特的眼光、語言的恩賜,清楚的表達親密:「上帝我稱謝你」、「上帝我愛你」、「上帝你的美意本是如此」、「上帝我的仇敵好多喔」、「上帝我要向你申冤」。詩人「真誠」、「準確」、「不加修飾」的說出自己的禱詞,背後的邏輯是因為他是那個情人、那個孩子、那個摯友,因此他表達戀慕與孺慕之情。詩人對上帝的回應相當主觀且個人,並從中增進與天父的關係。即便在禱告不蒙應允時,他會失望、會哀哭,但他仍然用力的表達熱切的情感,並透過禱詞、透過第一語言,表達自己「皈依」上帝的深刻情懷。
詩人無法允許自己只是「談論上帝」,他要「向上帝傾訴」。因此學習禱告,正是在學習我們用在父母、用在情人、用在所關愛的人的說話技巧。在禱告中,我們強烈的表達自己屬神。禱告無法冷靜,就讓愛火焚燒我們所說的一字一句吧。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