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

屬靈操練#8:與神同誦

 屬靈操練#8:與神同誦  蔡秉錡

(參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「靈閱」(拉丁文:lectio divina)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屬靈操練方式,簡單來說,它就是透過閱讀聖經來達成認識上帝、跟隨上帝、經歷上帝的一種操練。然而「靈閱」跟一般為了要在知識上長進而讀經,有著不同的關注與目的,靈閱是為了捕捉上帝在我們閱讀過程當中給我們的亮光,不是為著得到知識,因此靈閱更著重在閱讀的過程中「有沒有哪裡格外有感動」,因為上帝或許就是透過這個簡短的句子或是單字,邀請你與祂會晤。

例如,當我們開始讀約翰福音,並且一路讀到1:14,在閱讀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」這句話時,突然之間我們對「父獨生子的榮光」這個詞彙很有感動,發現我們被這個榮光給吸引,我們開始反覆不斷的思想:耶穌的榮光是父獨生子的榮光,受造世界除了耶穌,再沒有這樣的榮光;然後我們因此經歷了:主耶穌的獨特性與優越性,完全的超越了這個受造世界其他的「光芒」,並因此向神屈膝禱告。這個過程可以說就是「靈閱」的過程。換言之,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,我們不是在累積對上帝知性、理智上的認識,卻是透過了經文,與上帝有來有往的對話了!這並非暗示靈閱會聽到甚麼特別的、來自於上帝的聲音,而是說,「靈閱」與其說是閱讀,不如說是「聆聽與回應神」(也就是與神對話)。因此,有位學者很傳神的把「靈閱」定義成「與神同誦」:彷彿跟上帝一同誦讀聖經!上帝透過聖靈引導我們專注在某段經文、某個句子、某個字彙,然後我們就聚焦在這個上帝格外吸引我們目光的地方,開始深入而反覆的思想,並在領受的過程中向神禱告。這種讀經方式,不要為「今天要讀哪裡」、「要讀多少」、「有地方不太懂要查資料」而傷腦筋,因為我們不是在餵養自己的求知欲,不是在餵養自己的成就感,我們乃是期待透過聖經來與神會晤。而由於這也不是在「操控」上帝,強迫上帝要因為我們「正在讀聖經」而必須給我們「屬天的亮光」,因此如果沒有任何奇妙的感動,也沒有關係。

其實這種閱讀方式就是一種默想,當我們專注「品味」某段經文時,就像是狗兒啃咬著肉骨頭,一面發出滿足的咕噥聲,一面反覆不斷的啃咬同一個部位。當上帝開恩讓我們對一段經文開始有了特別的觀感,我們就開始反覆咀嚼它,甚至恨不得把這段經文吞到肚子裡面去。當然我們還是要說,不管是動頭腦的「研究經文」,或是這裡所說的「靈閱」,兩者並不互斥;而我們也該知道,我們操練的目的,是因為我們想要更深的與主相遇,而不是以「操練新的閱讀技巧」本身為目標。屬靈操練如果沒有幫助我們更認識主、更跟隨主、更像我們的主,那一切的操練,不過是在餵養老我。

註:本文受《從上頭來的呼召:靈命塑造與聖潔生活》一書所啟發

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

屬靈操練#7:樂在「減法」生活

 屬靈操練#7:樂在「減法」生活  蔡秉錡

(參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在當前台灣的處境,「減少」的確是一種「祝福」,吃東西強調要少油、少鹽、少糖;生活強調要「慢吃」、「慢活」。現代似乎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因為人人開始能夠欣賞「留白」的美德。

但真是這樣嗎?我們所「減量」的,有助於我們使我們與上帝更加親近嗎?這其實是更關鍵的議題。我們往往喜歡進行各種屬靈操練,卻忘了操練背後的意義,是為了要讓我們更親近這位造我們的主。透過「放棄某些好的或道德中立的事物,來使我們更親近上帝」,是在幫助我們對抗「貪欲」的心。然而若是我們反以貪欲的心來渴求各樣屬靈操練時,這些屬靈操練就成為了魔鬼,而妨礙了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。魯義師有一句名言:「至高者與至低者總是緊緊相隨。」對他而言,魔鬼與上帝並非出現在翹翹板的兩端,相反的,魔鬼常常就緊隨在上帝的附近,上帝是「最好的」,魔鬼可能就是「次好的」,然而一旦我們把「次好的」當成是「最好的」,我們反而離棄神所要給我們的上好恩典。

在知道前述這些概念之後,我們或許才可以有一顆正確的心面對「減法」的操練,過簡約生活。在這個運轉飛快的世界,我們偏斜的接受了許多的價值觀:「出人頭地」、「達成KPI」、「你值得更好的」。這都在塑造我們,讓我們不自覺的扛起了過多的承諾,並導致讓人焦慮的虧欠與義務。「焦慮」與「憂鬱」成為了如感冒般普遍的病症,我們需要透過「減少」來「增加」與主之間的關係,並以此對抗瘋狂運轉的世界。在眾多的「簡樸生活操練」中,這裡介紹三個在日常生活當中可進行的「減法生活」,目的是不再透支的使用自己的生命,掙脫貪欲的綑綁:

第一,獨處。不會獨處的人,也不知道怎麼過群體生活。獨處幫助我們知道,「存在」比「擁有」重要。不需要填滿每一個生命的時刻,才能證明自己的意義,不需要把每一天都過得飽和,不需要把所有的情感都揮霍殆盡,我們反而該「為主捕捉片刻」,好好反思自己,好好與上帝對話,甚至單純就是休息,生命是一份可享受的禮物,而不是供揮霍的資產;第二,靜默。噪音變得如此理所當然,以至於我們害怕安靜,過動的社會,讓我們聽不見從寧靜中傳來的聲音。最近許多文章都在討論「抖音腦」(TikTok brain),那是因大腦過度刺激,導致無法長時間安靜、甚至影響語言表達理解能力的上癮症狀。關掉自己紛亂的口舌與腦袋,我們才會發現內心的火光,那是主耶穌在提比里亞海邊,為我們預備了早餐(約21);第三,禁食。屬靈操練的禁食是以神為核心,而非因為健康或示威抗議。禁食帶來飢餓感與空乏感,使我們更明白生命的本質。人是軟弱、有限,需要神的恩典來灌注填滿的,我們能夠接受我們自己生命的真相是無助而脆弱的嗎?我們能夠知道唯有上帝的話語才能帶來更深層次的滿足嗎?透過身體的感知,禁食幫助我們,營造一個與神更深刻互動的機會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註:本文受《從上頭來的呼召:靈命塑造與聖潔生活》一書所啟發

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

蔡秉錡 屬靈操練#6:在禱告中與神會晤

屬靈操練#6:在禱告中與神會晤  蔡秉錡 

(參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\

基督徒都知道禱告很重要,但是對禱告的錯誤認知,卻有可能會使得禱告成為「屬靈上的無作為」,無法幫助靈命成長。如果我們把禱告當成某種「使願望成就的神奇魔法」,那我們可能就完全的錯過了禱告的重點。禱告不是「開菜單」、禱告不是「許願池」。禱告的重點在於與那位慈愛的主互動,上帝樂意與我們親密的對談,並藉此降下祂的慈愛與恩典。禱告是與上帝的交談,因此我們在禱告時,應該要保持以下兩個彼此相關的心態:

第一,禱告是調整,讓我們自己與造物主的旨意相符,因此禱告會帶來我們的改變。這並非在說上帝只想改變我們的心願,而不願意實現我們的祈求,而是上帝樂意透過我們的祈求,來增進我們與祂之間的關係。既然神是恩典與生命的源頭,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福祉,其實就是走在祂的心意中,並且永遠的與祂同在。祂樂意實現禱告中與祂旨意相合的部分,但祂也不吝於在禱告中,引導我們與祂有更親密的關係。因此祂有時會對我們的禱告說:「不!我有其他的建議」,或是「好的,但等我找一個恰當的時機」。事實上,禱告不只是一個「想要」、一個「願給」,更多的是與上帝的交心時刻。

延續上一點,禱告是連結,讓我們靈裡面、讓我們的意志與上帝的大能相連,因此,「期待神聽禱告並成就奇事」是合理的。我們相當清楚一個愛孩子的父親會怎樣回應、滿足孩子的願望。但給禮物不是最高潮、最關鍵的時刻,而是當孩子認識到父親的愛,認識到父親的性情、認同父親的判斷、信任父親的帶領。在孩子的心中,父親有能力、也願意來為孩子謀求幸福,這使得孩子在充分被愛的處境中,逐漸得以長大成熟。我們在天上的父是創造者,因此我們的禱告是連結於有大能創造天地的那一位。透過禱告,神應許不會不聞不問,因為我們是祂所親愛的。

在教會傳統當中,有一個相當古老的教導禱告的方式,可以用「使徒行傳」的英文來表達:ACTS,崇敬(Adoration)、認罪(Confession)、感謝(Thanksgiving)、懇求(Supplication)。崇敬是把上帝放在正確的位置上,我們敬拜祂主要並非祂為我們所做的,而是因為「祂配」,祂的心意與作為盡都美善,所以我們頌讚祂;認罪是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,常常提醒自己,我們是有限、會犯錯的人,藉此我們宣認自己的不堪與不足;感謝是把世界放在正確的位置上,不把神的恩典當作我們應得的,也不把神的操練當成是神犯錯,我們為一切所擁有與經歷的,向祂感恩;最後,懇求是把鄰舍放在正確的位置上,祂們的需要有我們的責任,因為我們以愛相繫,所以該當在禱告中彼此紀念。 

註:本文受《從上頭來的呼召:靈命塑造與聖潔生活》一書所啟發

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

蔡秉錡 屬靈操練#5:聖經是蒙恩的途徑

 屬靈操練#5:聖經是蒙恩的途徑  蔡秉錡 

(參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(參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我們每個人都會同意:「聖經是蒙恩的途徑」。我們都被正確的教導,聖經是我們認識神最完整、最權威、最可靠的一條路。既然屬靈操練的目標是要跟神同行,建立真實的關係,那閱讀聖經絕對是最重要的。但我們還是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們同意讀聖經是蒙恩的管道嗎?」讀聖經既是屬靈操練,我們該用甚麼樣的「操練」心態來閱讀呢?

必須要知道,「讀聖經」本身並沒有甚麼能力、也不會帶來神奇的「魔力」。所有的恩典,應該是從三一上帝而來,甚至我們可以說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恩典,就是三一上帝自己,甚至連聖經本身都不應視為恩典的源頭。因此,我們千萬不要錯誤的「擁護聖經」,因為我們並不敬拜聖經,而是透過聖經讓我們認識怎麼樣敬拜這位神。然而,聖經的確是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恩典途徑,當我們讀經時,我們的確可以期待「藉著」讀經,「上帝親自」的賞賜各種屬靈的恩典給我們。透過聖經這個「生命的糧」,我們屬靈的饑渴終於被滿足。因此,在心態上,讀經不是「義務的不得不」,也不是為了要獲取那些「知識性」的訊息。約翰衛斯理說:「我不是想從經文中推演出結論;或是歸納出那些神學教條的證明……而是單單的了解所讀的與所聽見的。」讀聖經就是讀聖經,我們知道「內中有生命」,所以我們熱切的閱讀它。主要不是為了證明甚麼神學定見,或是在辯論時佐證我們立場。為了讓我們以一顆靜候神的恩典降臨的心來閱讀聖經,衛斯理建議讀經該有以下的原則:

1. 以禱告開始,禱告結束:既然是尋求恩典、與神同行,我們必須懇求祂引導整個讀經歷程。如同祂默示寫下聖經的人們與祂同心,祂也必會引導我們在閱讀中認識祂。我們並非要求超自然的知識,而是期待把頭腦裡的知識移到生命中,有神的形象與樣式。

2. 分別出一段時間:不能總是用「順便」、「臨時起意」的時間來閱讀聖經,聖經必須要佔據日常生活中相當優先的位置。當我們真誠的把讀經的時光分別出來,靈裡面的專注力才足夠集中,我們不該以冷淡、中立、疏離的立場接觸聖經,讀精是與神的約會。

3. 用心中的眼睛閱讀(弗1:17-19):這是一種敞開心胸接受聖經的話語的態度,容許聖經來主宰我們,並且讓我們因此願意讓經文來主宰我們,而不是想要主宰經文的詮釋。

4. 注意力在全本聖經:片段的讀經顯示的是自己對經文的偏好、並顯得更看重自己的意見,這是我們很容易落入的試探,一旦我們用宏觀的角度閱讀整本聖經,我們更能全盤的接受上帝的旨意,更完整的認識上帝。

5. 默想上帝的話:更深刻的停留駐足在一段經文當中,讓經文進入到心靈的更深處,這是在攻克自我的城堡。自我其實是很難撼動的,而默想就是破除自我需要的操練。

6. 忠誠的生活反映忠實的閱讀:順服神旨意的人,才能真的順服神話語的權柄,因此若要完全讓聖經紮根在我們的生命中,就必須要忠誠的行出神旨意來,否則我們透過聖經對上帝所做的詮釋必然有誤。

 註:本文受《從上頭來的呼召:靈命塑造與聖潔生活》一書所啟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