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

禱告的「終局」

 禱告的「終局」    蔡秉錡

(pixabay網站非商用分享圖)


在舊約聖經中,我們稱呼那個紀載了150篇「詩人的禱告」的經卷為「詩篇」,這其實是依循了在主前100-200年「七十士譯本」的傳統。然而在猶太人的傳統中,詩篇被更早期的猶太人稱為「讚美」。這個稱呼讓我們感到迷惘,因為這150篇詩其實並沒有都是讚美詩;反之,真正可以稱為「讚美詩」的詩篇僅僅占了相當的少數,因為詩篇大部分是由一群受欺壓、遭苦難、在痛苦與缺乏當中呻吟的詩人所寫成。既然太多篇詩的主旨,與頌讚神完全無關,那這卷書怎麼配被稱為「讚美」呢?
 但或許,「詩篇」這卷書被稱為「讚美」,表達了很深刻對禱告的正確理解:「不管我們禱告的起點為何,只要我們持續的禱告下去,最後都會迸發出對上帝的讚美。」換句話說,詩篇內藏許多線索,設法要告訴它的讀者:「只要禱告下去,就會開始讚美上帝」的精神。詩篇共有五個部分,第一部分是詩篇第1-41篇;第二部分是第42-72篇;第三部分是第73-89篇;第四部份是第90-106篇;而第五部分是107-150篇。這五個部分的結尾之處,都是在讚美神(41:13, 72:19, 89:52; 106:48, 150:6)。此外,詩篇的145篇是希伯來文「字母詩」,每句的開頭,是從希伯來文的第一個到最後一個字母,而146-150篇則是不斷的反覆「哈利路亞」的主題,可見詩篇整體是以「頌讚神」作為最後的「結語」。這讓我們做這樣的結論:「詩篇的作者相當刻意的,要讓禱告的結束以對耶和華的頌讚作結」。換句話說,不管禱告的目的是甚麼,我們都必須知道,所有的禱告都有一個最基本的「目的」與「終局」,那就是「將頌讚與榮耀歸給神」。即便我們禱告的開始是悲傷、是憤怒、是不解、是懷疑、是絕望,當我們開口開始向上帝禱告時,我們已經啟動了一個「對未來的展望」,並且知道,基於對上帝美好應許的信賴、基於這個我們目前還沒看到的終局,我們最終要向上帝發出讚美。 
換句話說,禱告本身是一個「肯定終末、指向終末」的行動,禱告者清楚的表明他知道歷史的終局在神的手裡、他知道終末不會脫離神的計畫,所以他可以在把所有的禱詞抒發完畢之後,以一顆滿足而信靠的心、以對神的頌讚,作為他禱告的結束。不管我們向著神的禱告最終會如何的被實現,但末後神的應許最終必然圓滿的實現。未來不是一張等候我們填寫的白紙,卻是迎向神早已應許的美好光明。因此在詩篇的最末了,詩人安放了一連串的「哈利路亞大合唱」(詩篇146-150),要以頌讚回應這真實的美善終局。 
著名的舊約學者蔡爾茲(Brevard S. Childs, 1923-2007)因此這麼說:「詩篇的終末論,就是頌讚神」。即便一開始以眼淚與愁苦向神開口,禱告的終局是頌讚歡呼。

註:本文受《回應上帝:用詩篇禱告》一書所啟發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